祛痘成分大汇总(更新20240812)

    青眼情报统计,2023年中国祛痘护肤品市场规模为864亿元,2017-2023年市场规模年均同比增速为7.3%。近年护肤品市场规模保持20%同比增速,且消费者护肤品关注度自2021年起保持10%同比增速,预计2025年中国护肤祛痘市场规模将突破950亿元。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都有哪些祛痘成分!!!



01痘痘产生的原因

1.油脂分泌过多,皮肤屏障受损:痤疮皮损位置的油脂分泌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部位。而油脂分泌量增加会使皮脂成分发生改变,例如亚油酸的浓度被稀释,从而影响到细胞增殖、代谢性调节以及表皮细胞角化等屏障功能。

2.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堵塞毛孔:雄激素这类内分泌激素对皮脂腺发育和皮脂分泌起着显著的调控作用。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对角质细胞产生影响。在毛囊和皮脂腺中存在着—些特异性还原酶(主要为5a-还原酶) ,可以将睾酮(T) 转化为双氢睾酮(DHT) ,DHT可以与皮脂腺细胞受体结合,刺激角质细胞,出现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上皮细胞的脱落死皮会与皮脂混合堵住毛囊口。

3.皮肤微生态失衡:痤疮人群中的痤疮丙酸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般来说,油脂分泌过多,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会造成毛孔堵塞,形成厌氧环境。而痤疮丙酸杆菌恰恰是—种厌氧嗜皮脂细菌,大量繁殖的痤疮丙酸杆菌会释放多种生物活性酶(如蛋白酶 和酯酶) 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这是导致痤疮炎症性损害的主要因素。游离脂肪酸又能反过来为痤疮丙酸杆菌提供营养,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炎症。

4.炎症反应:游离脂肪酸和痤疮丙酸杆菌的其他分泌物会渗透到皮肤真皮的中上部,触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同时炎症介质进入毛囊,导致炎症细胞的囊内聚集,无法排泄到皮肤表面时,就形成了脓包和囊肿。



02祛痘成分

· 1.光防护成分 ·

化学防晒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苯基二苯并咪唑四磺酸酯二钠等

抗氧化成分:花青素、芦荟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E、虾青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等

功效:长痘期间,皮肤屏障受损,皮炎几率加大,使用化学防晒剂和抗氧化成分可降低皮肤的光敏性,促进皮肤恢复健康。


· 2.控油成分 ·

榆绣线菊提取物、海藻提取物、野大豆蛋白提取物、地黄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蜂王浆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牛蒡提取物、旱芹籽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锯齿棕提取物、儿茶素、维生素B族( 2%烟酰胺)、富勒烯、维生素A族(A醇)等。

功效:调整皮肤分泌的油脂含量,避免皮肤堆积毛孔堵塞,控油成分往往具有细致毛孔的作用。


· 3.角质溶解或剥脱成分 ·

ɑ-羟基酸( 包括乙醇酸、乳酸、果酸等)、水杨酸、亚油酸、壬二酸、磨料类、蛋白酶类、等。

功效:抑制表皮角化、消除毛囊口角栓、减少及抑制粉刺的形成。


· 4.抗炎成分 ·

燕麦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金盏花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中华猕猴桃籽提取物、红没药醇、仙人掌提取物、松树皮提取物、葡萄提取物、藻提取物、玫瑰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山竹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麦冬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苦参提取物、薄荷提取物、茯苓提取物、蛇床果提取物、无患子提取物、黑莓叶提取物、柚籽提取物、朱槿花提取物、菠萝果提取物、蓝桉叶提取物、连翘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黄花提取物、老鹳草提取物、来檬果皮提取物、橙皮提取物、药蜀葵提取物、石榴提取物、大豆异黄酮、尿囊素、烟酰胺、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功效:红肿痘、脓包痘往往伴随着发炎,使用抗炎的成分可以避免痘痘进一步感染。


· 5.抗痤疮杆菌成分 ·

黄檗提取物、黄连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苦参提取物、视黄醛、茶树油、丁香油、松薄子木油、檀香精油、迷迭香精油、肉桂精油、桃花酚、广藿香、吡罗克酮乙醇胺盐、o-伞花烃-5-醇、过氧化苯甲酰、皮傲宁、抗菌肽、硫磺等。

功效:杀灭痤疮杆菌,同时抑制其他细菌、真菌,快速消除痘痘。


· 6.修复皮肤屏障成分 ·

橄榄油、山茶籽油、鸸鹋油、摩洛哥坚果油、角鲨烷、尿素、生育酚、壳聚糖、神经酰胺、愈创木奥磺酸钠、蓝铜胜肽、寡肽、蜂王浆提取物、芍药根提取物、绿豆提取物、扭刺仙人掌茎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茶类提取物、藻类提取物、薰衣草提取物、蓝蓟种籽提取物、狭叶松果菊提取物、小球藻提取物、黑云杉提取物、胆固醇或甾醇类等。

功效:缓解皮肤敏感程度,修复皮肤屏障,增强皮肤耐受性。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粤ICP备17016173号
在线客服